老城镇探索“鱼菜共生”模式
养鱼不换水 种菜不施肥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王志冕通讯员张敏)“这两个鱼池,每个池有18立方米,每年可养鱼2000斤、种菜6万多斤。如此高密度的养殖,秘诀就在于池内是24小时不间断增氧,鱼都始终生活在‘高爆氧’的环境中。”1月5日,华盛绿能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李秀双说。
华盛绿能农业科技公司位于武城县老城镇范庄光伏农业园内。2022年3月,他们探索的“鱼菜共生”生态养殖项目有效推动了绿色农业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鱼菜共生’模式是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的互利结合。”李秀双介绍说,通过水泵把池内的鱼粪抽到微生物分解池,分解池形成的有机肥溶于水后经过管道循环系统随着水流流进蔬菜种植槽,再经过植物根系吸收净化后回流到鱼池中。这样就做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形成一个以水为媒、“鱼帮菜、菜帮鱼”的闭环生态系统。“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内氨氮含量增加,毒性逐步增大。但在这一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为亚硝酸盐,再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进而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保持一种生态平衡,达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果。”
对消费者来说,这一模式的吸引力也显而易见:因为共生系统中有鱼的存在,可以证明蔬菜种植过程中不含农药,蔬菜和水产品的重金属残留也低于传统土壤栽培模式。德州绍森美食广场是他们的老主顾,负责人祝绍森说:“鱼菜共生栽培的蔬菜干净卫生,没有农残,蔬菜安全看得见,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华盛公司的影响下,6户农民也选择采用“鱼菜共生”模式经营,水培蔬菜棚也由以前的4个扩建到了20个,产品包括小白菜、韭菜、生菜、芹菜、番茄等。同时,他们还带动了周边村庄的10多名村民来园区就业,每人每月能获得3000元的收入。